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贝币、刀币、半两钱、五铢钱、铜钱……琳琅满目的古钱币既是商品交换的手段,又是特殊的文化载体。它们是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状况的反映,凝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可以说,手握一枚小小的古钱币,即可以触摸中国历史的脉搏。
今日《钩沉》版,大连钱币收藏家王晓光为读者列举出几大珍稀古钱币,并解读铸在这些古钱币上的历史。
空首布 体现了注重农业的传统思想
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晋、郑、卫等国铸行的一种金属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空首布是先秦四大钱系之一布币体系的分支。西周末始铸,春秋晚期以后盛行,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废止。
空首布
之所以名为空首布是因为取相农铲,其首中空,故又称铲布。在我国古代,曾把一种类似锹的挖土工具称为“镈”。在物物交换的时代,人们经常拿这种挖土工具去换取别的东西。因为“镈”与“布”声母相同,音韵相转,于是“镈”就转韵成为“布”了。这说明古代钱币是从物物交换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在交换过程中体现了我们祖先选择“镈”这种农具作为货币的型制,体现了注重农业的传统思想。
王晓光说,空首布的发现区域主要在今天的山西中南部和河南地区,也就是当时主要的农业区,由此可见,钱币的产生和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齐刀 我国最早的纪念币
齐国在姜氏公室时代的货币制度,现在还无法确知,大约“刀”、“布”、“圜钱”都在民间流通过。春秋末期,大夫田氏专权,大力推行刀货,为其谋国篡位的手段之一,刀币开始在市场中占据主力地位。到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田氏灭姜氏而建立了齐国,其刀币就逐渐成为齐国的法定货币。
齐刀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着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齐刀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
齐刀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六字刀是我国最早的纪念币。齐六字刀的铸造时期有四种说法:一说西周初年姜太公初封齐地建国,铸此币以示造邦或建邦;二说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后,铸此币纪念其祖先建邦;三说春秋末、战国初期田氏代姜氏为国君,公元前386年田齐太公田和正式成为齐侯后,铸此币表示开国纪念;四说战国末期,公元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破燕复齐,齐襄王田法章由莒返回国都临淄时铸此复国纪念币。从此币的形制和制作工艺来判断,学术界普遍认为后两种说法较可信,均认为此币为田齐开国或复国纪念币。齐六字刀开纪念币之先河,丰富了我国的货币文化,对后世货币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孔布 新观点认为是信用支付工具
三孔布,旧称“三窍布”,是战国时期布币的一种,圆首圆肩圆足,因首部与两足均有一孔而得名。除三孔这一特点外,背文尚有“两”或“十二朱”以铢两为单位的计重,这在先秦布币中是绝无仅有的。三孔布铸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传世及出土数量极少。
关于三孔布国别、年代等问题的讨论、研究从未停止过,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三孔布系战国后期秦占领赵国城邑后所铸,即秦铸。主要依据是三孔布采用铢两制计重,而当时在钱币上采用铢两计重的只有秦国,且铸量稀少。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战国中期中山国铸币。主要依据是考证出的三孔布地名主要集中在公元前4世纪中山国疆域内。第三种观点认为是战国后期赵国铸币。主要依据是三孔布形制类似赵圆足布,且分大、小二等,文字制作也为三晋风格,已考证出的三孔布地名要么属赵,要么先属他国而后属赵。这也是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一种观点。
而有意思的是,最近还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三孔布可能是一种信用支付工具,并不是流通货币,这似乎可以解释三孔布铸工较精、品种多而数量少的原因,但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是否发展到有出现信用货币的可能性尚待商榷。
国宝金匮直万 或象征王莽拥金无数
国宝金匮直万钱币铸造于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由王莽铸造。形制特殊,犹如一把打开财富宝藏的金钥匙。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为2.6厘米,面文为“国宝金匮”四字。下部为正方形,边长为2.5厘米,内有两条竖棱,中间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顶部有“天府”二字,周身柔润,背面顶部有“蟾宫”二字,该版目前仅见一枚。
#p#副标题#e#
据王晓光介绍,长期以来,古钱币界对国宝金匮直万有着种种猜测与说法:有的说此钱非流通所用的货币,而是代表王莽占有黄金的数量,是记载黄金数量的。有的说在新朝第3次币制变革时,有“金货一品”的钱制,且规定黄金一斤值平钱一万。此钱中标有“直万”,则表明可兑黄金一斤。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钱币替换标明兑换黄金的情况,因而“国宝金匮直万”就可能是“金货一品”。第三种说法是该钱可能是试铸的样钱,因折值太高而无法实施,就没有进一步推行。第四种说法是国宝金匮直万是镇库之宝,所有的官府钱庄都备一枚,作为压库之用。还有一种说法是该钱是一种兑换凭证。官府收集民间黄金,实行黄金国有制,而国宝金匮直万就是官府发给上缴黄金者的凭证。
一刀平五千 王莽第一次货币改革的产物
“一刀平五千”刀币,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就是相当于五千枚五铢钱。因其“一”、“刀”二字系黄金填入,是一种错金工艺,故又称为“金错刀”。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刀币的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春秋战国时代刀币形制,古拙稳重,并透露出秀美气息。
王晓光介绍说,王莽在位16年,对货币进行过4次改制。这枚新莽错金“一刀平五千”钱币即为第一次货币改革的产物。王莽改币制随心所欲,名为改制,实为掠夺商贾和百姓的财产。史书上记载,“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王莽每改一次币制,物价都会飞涨,经济衰退。币制之乱最后也导致了王莽新朝迅速灭亡。
大齐通宝 “缺角大齐”沉睡于地下
王晓光介绍说,“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它之所以称“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让位给他前,已封他为齐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时,便国号“大齐”。由于国名“大齐”时间短,同时此钱铸量又少而精,流传至今已屈指可数,故格外珍贵难得。
“大齐通宝”钱文纤细清晰,工整有力,宽缘、平背,色泽浅黄。据说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州,戴出于偏见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深埋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件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后被着名收藏家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
天国通宝 太平天国最早所铸的过渡性钱币
太平天国钱币的一种,太平天国三年铸,折十型,应属试铸,不久即改铸天国背圣宝钱,存世罕见。应在20枚以内,为太平天国钱珍品。
王晓光说,太平天国的最早钱币究竟是哪一种,以往众说不一,成了一件“悬案”。有些太平天国史学者认为,太平天国的钱币必称“圣宝”,凡不称“圣宝”者即为伪品,从而否定太平天国有“通宝”钱的存在。
但是也有钱币收藏家经反复研究,分析了当时历史条件和明、清币制的影响,确定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南京)初期最先铸的钱币是正面“天国”、背面“通宝”的当十型大钱。
太平天国三年(1853年),政权初建未久,天朝的各种革新纲领还未及时全部确立,其货币制度亦当如此。当时南京等地民间广泛行使的货币大多是明、清两代的旧钱,这些钱币上的钱文又大多称通宝,而主管钱局的官员一时也不知天朝应铸何种革新钱币,认为用“天国通宝”钱文铸币,即是太平天国通用之宝的意思,所以先铸了“天国通宝”钱。抑或由于不久天朝另有规定,凡铸太平天国的钱币一律须用“圣宝”字样,因此很快地停铸和回收了早期所铸的“天国通宝”钱,并从此改铸正面仍为“天国”背面为“圣宝”的钱币。因此,这些藏家认为“天国通宝”钱应是太平天国建都天京时最早所铸的一批过渡性钱币。
祺祥重宝 从诞生到消亡仅有短短几十天
“祺祥重宝”铸于清穆宗初登基时。时值载垣、肃顺八大臣奉诏辅政,即改元祺祥,并铸“祺祥通宝”与”祺祥重宝”当十钱。
“祺祥重宝”可谓中国历史上十分短命的钱币之一了,它见证了刀光剑影、阴险黑暗的清末宫廷政变。
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以肃顺为首的八位大臣按遗诏,以顾命大臣身份主宰朝政,拥辅年仅6岁的载淳太子继位,商定次年改用寓意吉祥的“祺祥”新年号,并下令铸造了“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制钱。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使权欲熏心的西宫太后慈禧极度恐慌,她联手东宫太后慈安,暗中勾结恭亲王,回京后于突然发动宫廷政变,迅速捕杀了肃顺、载垣、端华等人。慈禧太后以辅助年幼皇帝、一同治政为名,宣布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改为“同治”年号。新铸的“祺祥”钱币被迅速回炉改铸“同治”钱币。“祺祥”年号钱由诞生到消亡,前后仅有短短的几十天时间。
也因此,物以稀为贵,像许多年代久远的古钱币一样,“祺祥重宝”以极其稀缺的存世量被钱币收藏家视为珍品。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